关于本文: | |
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尤其是哺乳的妈妈,感冒了会传给宝宝,宝宝鼻粘膜柔软,血管丰富,易引起鼻粘膜肿胀、鼻塞,吃奶时呼吸困难。宝宝气管较短,炎症容易下延,引起肺炎、心肌炎、中耳炎等并发症。阅读更多>>> | |
![]() |
![]() ![]() |
![]() |
【作者简介】新华医院副主任医师、副教授、上海市著名新生儿科专家、妇女儿童保健专家组成员、中国保健协会母婴研究基地专家成员、馨哈早教健康顾问,拥有三十年儿科临床诊治经验。
感染诱发因素
1)与季节有关,冬春季温差大,一冷一热,易感冒。
2)气候骤变,冬春季人的毛孔是张开的,寒气容易侵入肌体。
3)体质差,护理不当
婴幼儿抵抗力低,更容易发病。比如月子里的母婴抵抗力较低,探望的人如有咽喉部带菌者,母婴都容易被传染。体质差的宝宝(早产儿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),护理不当就容易被传染。
4)微量元素缺乏
缺锌影响蛋白质合成,缺铁影响宝宝食欲,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,容易患佝偻病,缺维生素A会影响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。
5)密切接触患病者
母亲感冒,最容易传染给吃奶的宝宝。家里如有两个孩子,一个感冒了,也很容易传染到另一个。
传播途径
1)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
2)病人口鼻分泌物、飞沫
3)接触污染毛巾、餐具
4)吸入和传到病原
有些人打喷嚏不注意捂住口鼻,3米以内的人群就有可能通过飞沫受到影响。房间里没有及时通风,空气密度高,有人生病后也容易互相传染。还有家人呼吸道感染后不带口罩,或将自己咀嚼过的食物,再喂给孩子,共用餐具和洗漱用品等,都容易互相传染。
临床表现
轻者:
*喷嚏多、鼻塞、流涕
*发热、干咳、咽部充血
*咽部疱疹或溃疡
*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
*吃奶时面色易青紫
重者:
*突感寒战、神萎乏力
*食欲减退、睡眠不安
*频繁咳嗽伴喘
*咽部充血明显
*扁桃体肿大伴渗出物
*高热达39-40℃甚至惊厥
病程与并发症
潜伏期1-3天,热程2-3天或1周,病程约1-2周。若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,应考虑感染可能侵袭其他部位。易继发鼻窦炎、咽后壁脓肿、扁桃体化脓(急性肾炎、风湿热)、中耳炎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、肠系膜淋巴结炎、心肌炎等。
预防措施
1)均衡营养、体格锻炼、适当增减衣服
2)室内常通风、空调滤网常清洗
3)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
4)食具与生活用品独用
5)鼓励母乳喂养
6)母灵芝、红枣、黄芪熬汤+蜂蜜
灵芝有抗癌、增加免疫力的功效,红枣活血化瘀,黄芪补气,灵芝偏苦,不宜放太多,汤熬好后,可加入少量蜂蜜。成人连服三天,预防感冒。
感染后护理对策
*注意休息、多饮水、吃有营养、易消化的清淡食物
*补充含维C多的果汁
*喝葱奶(3-7根连须葱)或生姜3-5片+红糖袪寒温阳
*热毛巾置口、鼻,吸入热气稀释痰液
*0.5%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或艾畅口服
*按压耳屏内下方或迎香穴改善鼻塞
*按医嘱服用药物
高热护理要点
*减少保暖、补充水分
*温水浴或酒精擦浴降温
*冷毛巾或冰袋置前额
*百服宁或美林口服退热
*苯巴比妥肌注、掐人中、合谷、涌泉止惊
对症处理方法
*咽痛:西瓜霜含片或清咽滴丸
*溃疡:锡类散或冰硼散、金霉素甘油
*咳嗽:敌咳糖浆、射干合剂、川贝止咳露、猴枣散、竹沥等
*抗病毒:健儿清解液、板蓝根、银黄、柴胡、双黄连、病毒唑
*抗菌:希刻劳、阿奇霉素、阿莫西林、头孢类
以上内容选自《沪江育儿》第17期,戳此下载第17期>>>
-
沪江育儿感恩节豪礼大放送,CC猫等你来拿
感恩节源于西方,在中国,被赋予了自己的意义,利用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,理解父母;让成年人互相体谅,人际关系更和谐。为了感谢大家对沪江育儿的支持,今年感恩节,沪江育儿为大家送福利啦,只要答对8题,就可以获得100元网校优惠券电子码哦,还有CC猫等着你哦~
- 美国:学龄前儿童要做的100件事
- 孩子英语启蒙:怎样最简单高效?
- 特别策划:最好的教育是陪伴
- 生活护理:孩子发烧时的家庭护理